思教研学
秋之美,在于丰收和灿烂;教之美,在于教研与提升。为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,构建的学为中心课堂,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,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,代县实验小学校按照立足岗位、全员参与、互评互议的工作思路,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,以公开课、观摩课为载体,以“新理念、新课程、新方法”为目标的“人人一节公开课”课例展示听议课教研活动持续开展,学校领导及学科教师参与听课、议课。
01
踊跃报课 积极参与
教研期间,全体教师积极参与,以课为媒,为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携手前行。截止10月31日,本次听议课共计88节,皆由老师们主动报课,涵盖了不同年级、不同学科。在学校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,各年级组长、学科组长积极带动,青年教师踊跃报名。各年级、各学科教师认真研课、议课,资源共享,共促成长。每一位躬耕讲台的教师都绽放出了有深度、有思想、有智慧的花,在教研结束后,感悟碰撞纷至沓来。
02
风采各异 尽显魅力
老师们深知每一堂公开课都是对自我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,更是与同行交流学习、共同进步的宝贵机会。课堂上,教师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。(部分精彩课堂镜头展示)
安保生老师
肖英英老师
董文英老师
曹红霞老师
张艳沙老师
李瑜老师
崔婷老师
杨晓燕老师
杨亚丽老师
边雁玲老师
郭文芳老师
李云莲老师
乔萌老师
李涛老师
张培兰老师
杨春霞老师
赵淑芳老师
张美春老师
贾雅娟老师
杨丽娟老师
郝小玲老师
胡海燕老师
宫萍花老师
语文老师充分发挥对教材的解读能力,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,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着力点,给课堂上注入更多的活力,展示出教师各自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。集体议课时,通过研讨明确了教学中应紧扣单元“双线要素”,反复研读教材内容,如单元导语、课文和课后习题等,以找准教学点。在理清单元“语文要素”的基础上,明确执教课文应该教什么、教到什么程度,准确把握住单元内课文“教学点”的能力训练标度。
张艳萍老师
胡晓梅老师
杨玉霞老师
谭红丽老师
高玉老师
田丽敏老师
张粉梅老师
吴海燕老师
张丽芬老师
杨树花老师
原旭萍老师
张联升老师
刘玉华老师
顾俊茹老师
陈永佳老师
李海燕老师
温月清老师
张俊英老师
范凯丽老师
郎小燕老师
史永艳老师
“教而不研则愚,研而不教则虚。”数学老师们落实新课标理念,努力改变教学方式,在整个过程中,授课教师深挖教材、巧妙设计,以娴熟的教学技艺,丰富的教学经验,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,奉献出一堂堂高水平的课例,供大家思议。老师们注重情境的创设,引发学生思维,关注学生,提问针对性强,小组合作落实到位,体现了教师主导、学生主体地位。
刘秀娟老师
张改名老师
刘海燕老师
李海燕老师
杜鹃老师
邢丽老师
赵拴平老师
石晓红老师
英语教师都能以任务为引领,通过课前问卷,情景设置,任务驱动,问题思考,迁移拓展一系列有序活动,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,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语言实践交流机会,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,让课堂“活”起来。在课时作业设计环节,将作业调整为分层星级作业,设计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。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,各展所长,让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,展现出不同的精彩!
1
聂金梅老师
2
王璐璐老师
郭晓丽老师
何慧敏老师
王晋华老师
教学中,教师能够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、社会问题、学生熟悉或关注的生活事件等创设问题环境,在创造出师生情感、求知、探索精神等融洽和谐的情绪氛围,进而使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发现——生成——解决,提高学生综合素养。
思教研学
1
03
评课议课共提高
听议课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,也是灵感与灵感的交锋,更是思想与行动的对话。课后,听课人员与授课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,老师们以开放的心态、专业的精神投入到议课中。以所听课例为依托,就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、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,大家各抒己见,在思考中成长,在交流中收获方法,在探讨互助中进步,明确学为中心课堂的努力方向。使教研从课堂中来,到课堂中去,让教研服务于课堂,受益于师生。
各小组如同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智囊团,成员们集思广益,共同探讨高效课堂的落脚点、支撑点。
小组评
思维交流
一对一指导部分镜头
每节课后李校长结合课例都要点评,她从独特的视角出发,精准地指出其闪光点和可提升之处,为授课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反馈。指出备课的关注点,引导大家互相学习课堂的优点,每位听评课老师都集思广益、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合理化的建议,帮助讲课老师发现自己的不足,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。
课堂优质,学生才会优秀;课堂进步,教师才能成长;课堂多元,学生才会创新。老师们在此次“人人一节公开课”课例评议课活动中彰显教学风采,实践与反思相结合,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。老师们一致认为,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,让学生去阅读、思考、探究,表达,实践,不要被课件束缚,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,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。
星光不负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!实小教师团队必将团结一心,深耕课堂,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,真正实现课堂减负增效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我们将把美好的夙愿和对课程的思考装入行囊,每位老师努力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,做“心中有爱,眼里有光”的教师。
愈是碰撞,愈见璀璨,打造高效课堂,我们一直在路上!
供稿:教研室
编辑:办公室